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近日,湘江早報記者走進湘江集團湘新水務公司,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梅溪湖(雷鋒)水質凈化廠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芙蓉獎”、梅溪湖水環境綜合整治水生態修復工程獲評E20環境平臺組織評選的“水環境治理優秀案例”……瀏覽湘江集團湘新水務公司榮譽墻,每一塊響當當的榮譽牌匾背后見證了新區生態環境不斷向好、向優。
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扮靚品質新區
近日,長沙市發布《長沙市“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構建新發展格局,把節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初夏時節,走進梅溪湖(雷鋒)水質凈化廠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花園式廠房的上方,一萬二千多塊高效單晶硅光伏組件依次排開,頗為壯觀。
梅溪湖(雷鋒)水質凈化廠光伏發電項目,是梅溪湖國際新城的標志性建筑之一,由湘新水務公司開發建設運營。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3.645兆瓦,平均每年發電量約323.53萬度,全部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模式,并形成光伏行業成熟、先進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水務+分布式光伏”應用模式。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具有三方面優點,其一不占用城市寶貴的土地資源、有效地實現了資源與空間的二次利用。其二,采用獨有專利技術“鋼結構+預應力鋼索”的新型支架形式,解決了大跨度支架與成本兼容的難題,確保了光電轉換效率最大化和避免揮發性腐蝕氣體對項目設施的腐蝕。其三,該項目全部電量優先供廠區設備使用,多余電量上傳到國家電網,從而提高雷鋒水質凈化廠能源自給率,減少碳排放、緩解城市環保壓力。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硬仗,湘新水務作為湘江集團城市運營板塊的生力軍,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持把‘生態+’理念融入企業發展,讓綠色成為湖南湘江新區最美標志!”張小春表示,公司將以黨的二十大確定的戰略目標為指引,找準定位,做好規劃,堅定不移踐行國家“雙碳”戰略,走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綠色轉型之路,以能源至凈助力生活至美。
科技創新深度處理技術實現水質永續
“好水不問出處?!弊鳛橄嫘滤畡沾碜鞯拿废?,波光粼粼,魚翔淺底,全湖水質已穩定達標地表水Ⅲ類,成為享譽全國的人工湖泊治理典范標桿。
在干凈整潔的車間內、各項設備平穩運轉……記者走進梅溪湖(雷鋒)水質凈化廠(一期),在現場看到,寬闊的廠房內,通過設備的運轉,將污水凈化至地表準IV類水標準,隨后再將處理過后的部分中水作為市政公用水,大部分排入凈化廠配套人工濕地,作為龍王港補水水源。梅溪湖(雷鋒)水質凈化廠(一期)項目總投資約8.6億元,當前日處理污水量20萬噸,納污面積約73.93平方千米,服務新區部分區域約百萬市民。
循著梅溪湖(雷鋒)水質凈化廠(一期)的水質凈化線路,記者來到了出水口。只見汩汩清流,源源不斷地流入繞廠而過的龍王港,因為潔凈度更高,出廠水與河水匯流時甚至形成明顯分界。
“梅溪湖(雷鋒)水質凈化廠作為環保類的產業配套項目,進一步改善區域環境生態水平,為周邊居民帶來更加舒適綠色的宜居環境,也能夠進一步拉動地區經濟的發展,用切切實實的成績擦亮‘綠色新區’這張亮麗名片。”張小春介紹說,梅溪湖總水域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環湖共計有5個雨水凈化區,采用雨水凈化工藝確保入湖水質達標,全湖共計種植50萬平方米水生植物。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湘新水務十分注重科技創新,2022年,該公司科研投入237萬元,同比增加10%,并聯合中南、湖大、武漢水生所等知名科研院所優勢互補,進行深度合作。今年,該公司榮獲全國水業2022年度最具專業化運營服務企業獎,該獎在水務行業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新年新目標,今年,湘新水務如何發力?“湖南湘江新區作為中部地區首個國家級新區,是湖南創新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今年,我們將緊跟新區發展步伐,制定發展戰略,努力擘畫以市場為主導、技術+運營雙向發力的‘一體兩翼’發展戰略?!泵鎸ξ磥恚瑥埿〈撼錆M憧憬,他表示,2023年,湘新水務將緊跟“十四五”發展戰略重點,圍繞全省“無廢城市”試點和10家省級綠色園區打造目標,堅持深耕新區,努力打造全省領先、新區唯一的集投資、融資、建設、運營“四位一體”的水務環保產業平臺公司,為推動新區加速挺進國家級新區“一方陣”貢獻力量。
責編:鄒彥男
來源:湘江集團
0731-81869999